毕业“寄”|快乐邮,那些师生间的小事

作者: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2020-07-11       来源: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毕业“寄”|快乐邮,那些师生间的小事


“腰都不是自己的了,孩子们满意就值了。”连续工作14个小时的54岁苑汝杰老师说道。

从早8点到晚10点,苑汝杰和赵保庆两位老师,连续工作14个小时、累计58个包裹。他们认真细致的工作,耐心负责的态度,赢得了整个宿舍同学的集体点赞。“老师们把我所有的东西都进行了分类装箱,把电脑、手表等贵重物品专门用我的衣物、毛线帽和袖套包起来保护好,再用塑料膜缠好,看到它们被包得严严实实的,我感到很安心。但也真的特别心疼两位老师,晚上9点多了还帮我们处理超重行李付费等邮寄问题,老师们辛苦了。”204的宿舍同学说道。

“没事儿,我来”多次帮助同事顶班的郑路老师说道。

我的打包老师也是郑老师广告班的同学群里,大家互相交流着。因为部分老师身体不适,郑路老师主动站出来,连续结了3个对子,完成了多个宿舍的打包工作。作为中文广告教工党支部书记,郑路老师时刻不忘为师生服务,冲锋在前。在完成自己打包工作后,积极协调各组分工,作为志愿者参与多组打包工作。

“想带的话就留着吧,老师多给你包几层”伤痛坚持打包的张勤老师说道。

“这个要么?可以邮寄啊,这些都是你们的回忆……”张老师边直播,边熟络地和同学们聊着。爬到床上收床围子,钻到桌子下整理鞋子,分类、软包、装箱、封存、称重、邮寄,环环相扣。打包第一天,张勤老师和搭档邓程老师就完成了52个包裹的邮寄。第二天张老师腰伤复发,难以起身,还惦记着学生的物品称重寄存还未完成,坚持到岗。

孩子今年参加高考的王学棉老师,肩负着做饭、送考的任务,这次行李打包工作原本没有安排他,但是当他得知打包人手少、任务重时,主动申请提前一天为学生打包。

右手有伤的陈玲老师、脚部受伤肿胀的庞涛老师一直“轻伤不下火线”,坚持两天为学生打包,庞涛老师幽默地说“为学生做点事儿很开心。打了一天包,活血化瘀了!”陈玲老师说:“能见证这段历史我感到骄傲!”

57岁的王春波老师把年过90的老母亲一个人放在家里,到学校为学生打包。当有的老师想替他一会儿,让他早点回家照顾老母亲时,他说:“我真的不是唱高调,第一爱学生,第二爱学校,谁让咱们是学生的老师呢,谁让咱们是学校的员工呢,努力干活儿是应该的!” 从早上8:30到晚上8点,王老师直到把所有的行李都贴上行李运单、寄存的行李放置在妥善的地方、所有的物品都跟学生一一拍照核实完毕才回家。

7月6日,学校党委书记周坚亲临行李打包现场,对老师们进行了慰问。

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打包故事,每位老师都克服了身体、生活、工作上的困难,为学生奉献了爱心,付出了努力。

截止今日,人文学院所有毕业生行李打包邮寄完毕,6天来,学院58名老师,累计打包1845件行李。学院设计的“明白纸”、手机、充电器代替了教案、粉笔和PPT成为了老师们手头的“新三件”。在学院党委的指挥、协调下,学院广泛动员,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采取搭档分组的方式,对毕业年级宿舍进行认领打包。机关党委15名志愿者老师积极加入,为学院打包工作提供强大助力。

老师们纷纷化身为带货主播、收纳能手和“搬运工”,用手机为每一位学生“直播”打包行李的全过程一一核对个人物品是否已收纳完整、妥当。一件件行李就这样从学校出发,跋山涉水,被送达毕业生手中。“很感谢老师为我们打包行李!”“老师很尊重我,帮我收拾得很细致,辛苦了!”……微信群里,一些收到行李的同学纷纷表达着对老师和学校的感激之情。

老师们用言传身教的力量,向我们诠释了师者关心学生、积极奉献的真谛。学生利益无小事,需要做实做细,将心比心。一件件大大小小的行李,寄托着学院和老师对毕业生们沉甸甸的关爱和思念

寄出的是行李

收获的是回忆

快乐“邮”承载着浓浓的师生情和沉甸甸的人文回忆

让你拥有不一样却更温暖的毕业“寄”

愿每一位毕业生

毕业快乐前程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