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开展“法律检索技巧——让法律研究与法律实务有血有肉”主题讲座。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李玲钰律师作报告,从工具、时机、关键词等多维度,为法学专业学生讲述法律检索的核心价值。
多元检索工具,搭建法律信息获取矩阵
李玲钰对法律检索工具进行了系统梳理。她指出,现在法律检索工具呈现多元化趋势,详细讲述了中国知网、北大法宝、Wolters Kluwer数据库、中国裁判文书网等不同检索工具的优缺点与主要资源类型。此外,她特别提到了豆包、DeepSeek等人工智能工具,在法律问题初步咨询、法律知识快速梳理等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为法律检索智能化提供支持。
检索时机把握,贯穿法律工作全流程
李玲钰强调,法律检索并非某一阶段的孤立工作,而是贯穿法律研究与实务的全流程。她细致讲述了在确定选题、有目标方向、写文献综述、正文写作中、写作完成后如何针对性、高效性检索现有成果、研究热点、研究趋势、选题创新性与研究价值等所需信息,从而梳理逻辑思路。
关键词精准提炼,提升检索效率与质量
确定检索关键词是法律检索核心环节之一。李玲钰以实际案例演示了如何从案由、责任类型、法院法条等维度提炼关键词。针对“开发商交房后无人居住,五年后实际居住发现房屋暖气管道漏水,是否能主张开发商承担责任”案例,她引导学生从请求权入手,从“基于合同的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和“基于侵权的财产损害纠纷”两个角度提炼关键词,精准检索相关法律条文和类似案例。

最后,李玲钰指出,法律检索是法律研究的核心工作之一,没有恰到好处的检索就无法获取充分的“养料”,学术论文可能因脱离学界现状而缺乏价值;在法律实务中,充分完整的法律检索能帮助从业者找到可适用的法律条文和类似判例,在诉讼等实务工作中掌握极大主动权。
本次主题讲座内容翔实、案例丰富,为我院法学专业学生提升法律检索能力、夯实法律研究与实务基础提供了有力指导。
初审:李啸然
复审:李栋栋
审核:崔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