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工作方案
为做好2025年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根据学校2025年硕士生入学考试复试录取工作方案,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2025年硕士生招生考试复试工作方案。
一、组织机构
学院成立招生领导小组、复试工作组、复试监督检查组、复试应急组四个小组。招生领导小组负责学院整体复试工作的领导工作,其余各组在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工作。招生领导小组负责根据教育部、北京市和学校的招生政策及要求,制定本学院的招生录取工作方案和组织研究生招生工作;复试工作组负责复试的具体工作实施;复试监督检查组负责巡视、监督、检查各专业复试组的工作;复试应急组负责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一)招生领导小组:
组长:梁平 吴万凯
副组长:赵旭光 陈建国
成员:崔灿 王书生 高富锋 曹治国 胡建 郑路 胡舒敏
秘书:吴颖梅
(二)复试工作组:
组长:赵旭光 陈建国
成员由各教研室专业课教师、学院办公室的相关工作人员组成。
(三)复试监督检查组:
组长:吴万凯
副组长:崔灿
成员:刘玉红 李栋栋
(四)复试应急组(技术保障组):
组长:吴万凯 梁平
成员:赵旭光 陈建国 崔灿 李娉 庞涛 田海鑫 刘亚 刘晓东 李栋栋 李啸然
二、复试基本成绩要求
参加复试的考生须达到我院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学院负责通知达到复试要求的考生参加复试。参加复试的考生包括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合格生源和调剂到我校的合格生源。
详细信息请查阅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华北电力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https://yjsy.ncepu.edu.cn/zsxx/sszsxx/9430206e1e724f3291eef9f15d4399f0.htm)
三、复试资格审查与缴费
(一)资格审查
所有考生必须在复试前通过学院复试审查方可参加复试。具体要求见《华北电力大学2025年硕士生复试资格审查注意事项》(https://yjsy.ncepu.edu.cn/zsxx/sszsxx/3ac416fea40549a0a5829ce1dd96ac92.htm)。第一志愿考生复试资格审查时间为2025年3月25日9:00-12:00,审查地点为教三楼A211(法学硕士、公共管理学硕)、教三楼A118(法律硕士)、教三楼A117(MPA)、教三楼A219(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请各位考生扫附件二《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2025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考生通知群》各招生方向二维码进群以方便学院联络、通知。
(二)复试费缴费
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费收取标准为100元/人。考生须在2025年3月25日12:00前通过学校规定的缴费方式缴费,缴费成功后方能参加复试。缴费说明见《2025年华北电力大学硕士研究生一志愿复试费缴费说明》(https://yjsy.ncepu.edu.cn/zsxx/sszsxx/cf87efe143ce4a029b3880e918096167.htm)
四、复试方式、时间及流程
(一)复试方式
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采取线下现场方式进行,专业笔试为闭卷考试。
(二)复试基本内容、形式及具体要求
1.复试满分为250分,内容包括:
(1)专业课(MPA考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满分100分)笔试,满分120分,时间2小时。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必须加试两门与所报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闭卷,时间每门为2小时,试卷满分为100分。
(2)综合面试,满分100分。
(3)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满分30分。
2.复试形式及要求
(1)专业笔试由学院组织,时间2小时。法学硕士、公共管理(学术类)、法律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MPA第一志愿考生专业笔试时间为2025年3月25日15:00-17:00。考场安排考前在学院网站发布。
(2)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综合面试由学院组织,方式为线下现场进行。法学硕士、公共管理(学术类)、法律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MPA第一志愿考生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综合面试时间为2025年3月26日8:30-20:00。请考生仔细阅读附件《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2025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综合面试规则》。
五、录取
(一)成绩使用
1.初试总成绩和复试总成绩相加,得出入学考试总成绩。即:
入学考试总成绩=初试总成绩+复试总成绩。
2.考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及体检不作量化计入总成绩,但考核结果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3.综合面试成绩低于60分的视为复试成绩不合格不予录取。非MPA专业考生复试总成绩低于150分的不予录取(其中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复试总成绩低于130分的不予录取)。同等学力考生加试课程的成绩不计入复试成绩,但任何一科成绩低于60分的不予录取。
4.考生必须参加所有复试环节,任何一项不参加者视为复试成绩不合格不予录取。
(二)录取办法
1.考生入学考试总成绩是录取的重要依据。学院对复试合格的第一志愿报考考生和调剂考生按入学考试总成绩分别排序,总成绩分数相同的考生按照初试全国统考公共科目分数进行排序(即法学硕士、法律硕士、公共管理学术硕士、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按照初试“英语分数+政治分数”排序,MPA考生按照初试“英语分数+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分数”排序),若分数仍然相同,按照初试英语分数高的排序。根据各学科专业规模数,优先录取第一志愿报考的考生,再录取调剂考生。
2.对于“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录取汉族考生人数不超过该计划招生总规模的20%。
3. 单独考试、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机会及其他定向就业考生录取前,须与学校签订定向就业协议。
六、调剂工作
详见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华北电力大学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录取办法》(https://yjsy.ncepu.edu.cn/zsxx/sszsxx/038be8e7820c483f9381c90a200abe4b.htm)中有关调剂事项规定,我院将根据教育部调剂系统开放时间另行发布调剂通知。
七、应急事项
如遇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复试不能正常进行,学院将根据上级规定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并对复试工作作出调整。
八、监督和复议
考生对复试结果持有异议者,应在复试结束后3个工作日内通过书面报告向研究生院提出复议请求;涉及招生政策和原则,招办工作人员应立即予以答复;涉及复试成绩等有关问题,研究生院向学院调查后,报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在受理复议后予以答复或责成学院答复。
研究生院咨询电话:010-61773961
学校纪检监督电话:010-61772561
北京教育考试院监督电话:010-82837456
附表 人文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复试(一志愿)工作进程简表
工作阶段 |
内容及要求 |
复试专业 |
时间 |
方式 |
第一志愿复试 |
资格审查 |
法学硕士 法律硕士 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 公共管理(学硕) MPA |
3月25日 9:00-12:00 |
现场 |
专业课笔试 |
法学硕士 法律硕士 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 公共管理(学硕) MPA |
3月25日 15:00-17:00
|
现场闭卷 |
|
外语听力及口语、综合面试 |
法学硕士 法律硕士 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 公共管理(学硕) MPA |
2025年3月26日8:30-20:00 |
现场 |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2025年3月21日
附件一: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2025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综合面试规则
附件二: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2025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考生通知群
附件一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2025年研究生入学考试
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综合面试规则
一、面试方式及要求
(一)面试方式
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综合面试由学院组织,线下现场方式进行。考试期间,考生禁止携带、使用手机等通讯工具,禁止进行录音录像或未经学院审核同意将相关考试信息非法发布,一经发现按照作弊处理,成绩记为0分。
(二)面试标准
各复试小组的面试标准要统一,面试过程要有详细的记录。每生面试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复试小组不少于5人(不含秘书),小组成员须现场独立评分绩。复试小组成员评分记录和考生作答情况要交研究生招生院集中统一保管,任何人不得改动。
专业综合面试成绩评定标准 |
||||
专业理论(40分) |
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扎实 (36~40分) |
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比较扎实(31~35分) |
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一般(24~32分) |
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较差 (1~23分) |
研究能力(20分) |
实践经验丰富,研究能力强 (18~20分) |
实践经验丰富,研究能力较强 (16~17分) |
实践经验丰富,研究能力一般 (12~15分) |
实践经验丰富,研究能力较差 (1~11分) |
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20分) |
熟悉 (18~20分) |
较熟悉 (16~17分) |
一般 (16~17分) |
不熟悉 (16~17分) |
口头表达能力 (10分) |
表达准确、清晰、有逻辑性 (9~10分) |
表达比较准确、清晰、较有逻辑性 (7~8分) |
表达基本准确、清晰、逻辑性一般 (5~6分) |
表达不够准确、清晰、逻辑性不强 (1~5分) |
创新意识(10分) |
创新意识强(9~10分) |
创新意识较强 (7~8分) |
创新意识一般 (5~6分) |
创新意识弱(1~5分) |
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教师须由精通外语的教师担任,学院在进行测试前,制定统一的测试办法、测试要求和明确的评分标准,测试须当场给出分数,测试时主考教师须保持整个测试过程的评分一致性、连贯性和公正性。
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评分标准 |
||||
评分项目(分值) |
等级标准及分值 |
|||
听力口 语水平(30分) |
正确理解听力考题,词汇和语句掌握准确。(7~10分) 口语用词准确、内容表达清楚,发音清晰(15~20分) |
正确理解听力考题,词汇和语句掌握较为准确。(5~7分) 口语用词比较准确、内容表达较清楚,发音较清晰(10~15分) |
基本理解听力考题,词汇和语句掌握基本准确。(3~5分) 口语用词基本准确,内容表达一般。大部分发音较清晰(5~10分) |
不能理解听力考题,词汇和语句掌握不够准确。(1~3分) 口语用词不太准确,表达能力较差,语句发音不清晰(1~5分) |
二、面试前身份核验
面试前学院审核人员须运用“人脸识别”“人证识别”等方法,对考生进行核验,严防复试“替考”。复试小组根据学校提供的准考证照片,进行现场核验。
三、面试过程规范
(一)随机确定考生复试次序
复试小组对于考生参加复试的顺序不得事先确定,由各专业复试组组长随机确定。
(二)随机确定复试组组成人员
复试组组成人员由分管副院长在复试前二十分钟确定,并通知到复试组成员。
(三)随机抽取复试试题
复试小组成员应事先准备好面试试题带入考场,交由复试小组组长分别装入写有编号的信封,综合面试前由考生指定信封编号抽取题目,由复试小组组长向考生宣读、出示题目。每道题目一经使用即从信封中撤除、销毁,不得重复使用。
(四)全程录像录音
学院对复试测试过程进行全程录像和录音。全部复试结束后,将录像和录音文件电子版交研究生院备案。
四、应急事项解决
如遇不可抗力因素导致面试不能顺利进行,学院将各级上级规定启动应急预案,并视情况调整面试方式。
附件二: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2025年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考生通知群
请参加复试的考生扫码加入相应群组,入群后请即修改“在群里的昵称”为本人真实姓名,否则群管理员将清除出群。与考试无关人员不得入群,如泄露考试相关信息将视情节轻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追究法律责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