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院成功举办北京市级高校校友会经验交流会

作者: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2014-12-23       来源: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2014年10月23日,由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主办,人文学院社会企业研究中心承办的“北京市级高校校友会经验交流会暨2014年第四期社会企业学术沙龙”在华北电力大学主楼D216成功举办。本次沙龙旨在为北京市级校友会搭建经验交流的平台,促进校友会更好地服务校友、服务母校、服务社会。

  

  本次沙龙邀请了北京市社会团体管理办公室社团处处长韩磊、副处长田振坤、白求恩医科大学北京校友会、哈军工北京校友会以及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北京建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的北京校友会领导。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苑英科教授、学院党委副书记王硕、华北电力大学校友会顾问王玲、社会企业研究中心主任朱晓红教授以及人文学院张绪刚教授、卢海燕副教授参加了此次会议。

  

 

  开幕式由华北电力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苑英科主持。苑英科院长对到会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苑院长指出,校友是影响大学发展的重要因素,美国耶鲁大学校长哈德利将校友比作扩大的耶鲁,正是通过校友,大学才将触角拓展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深入到社会的各层各面。校友会是校友和母校之间沟通的桥梁,在推动母校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在国外尤其是这样,一些著名的大学主要是以校友会和基金会两大平台为主促进自身发展。在我国,大学校友会的产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当前大学校友会已成为一股强大的隐形力量,在很多方面影响着大学及校友的发展,是大学与校友共赢的助推器。如何建设好校友会是我们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一系列的重大问题亟待解决,例如,如何完善校友会组织机构设置提高组织能力?如何加强校友会组织体系建设拓展社会网络?如何加强校友之间联络构筑沟通交流的新平台?如何增强校友意识培育校友文化?苑院长希望通过此次学术活动,各校友会交流发展经验、研讨重大问题并取得预期成果。

  

 

  北京市社会团体管理办公室社团处处长韩磊介绍了社团管理政策动态,从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和培育扶持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北京市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韩处长指出,从2013年4月1日起北京市开始对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四类社会组织实行民政部门直接登记制度,促进了这四类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另外,在社会组织的管理方面,北京市取消社团分支机构成立、变更、注销的行政审批制度,简政放权,充分发挥社会组织自我管理的作用。北京市对社会组织管理实行宽审批严监管,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和信用体系,加强社会组织的社会监管。北京市社会组织改革的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基本形成门类齐全、结构优化、层次多元、功能健全的社会组织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社会组织有效参与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服务到位、监管有效、多方参与的管理服务格局,登记和备案的社会组织数量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王硕副书记和张绪刚教授主持了主题发言环节。各校友会结合自身特色进行了主题发言。白求恩医科大学北京校友会副会长高玉民以“校友会服务社会:组织与行动”为主题做了精彩发言。白求恩医科大学校友会在校友会的基础上,孵化出基金会和学会,形成了相互协作彼此协同的组织体系;校友会认真贯彻执行“依法办会、民主办会、勤俭办会”的原则利用自身专业特长参与抗震救灾而且设立了白求恩希望小学和白求恩奖学金,不断创新服务社会的方式。

  

  哈军工北京校友会副秘书长王增楼就“校友会咨询服务经验分享”做了主题发言。该校友会通过利用自身资源为校友企业提供沟通、咨询服务,促进了校友会的可持续发展。

  

  复旦大学北京校友会执行秘书长刘青做了主题为“凝聚与动员校友”的发言。她指出,校友会的传统活动如创业论坛、企业家联谊会,各分会的活动、网站宣传等在凝聚和动员校友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复旦大学北京校友会与时俱进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建立横向、纵向校友群,让大家感受到校友会就在身边。同时,校友会还凝聚众多校友共同参加“当代白求恩行动”等公益活动,加深校友间感情、增加校友会凝聚力。

  

  北京市浙江大学校友会秘书长潘里新针对“校友会服务校友”做了主题发言。北京市浙江大学校友会下设经济、传媒、能源、IT等若干分会,针对老、中、青校友的不同需求提供服务。常年有组织地开展一些高质量、有特色、有针对性的校友活动,包括每年的迎新、欢送、贺岁、鹊桥等大型交流活动以及走访老学长、创业指导、职业规划、热点研讨、校友会发展等主题沙龙。

  

  哈尔滨医科大学北京校友会会长姜常胜详细介绍了哈尔滨医科大学北京校友会承接政府购买服务,解决老年校友居家养老问题的经验。姜会长指出,居家养老是我国目前解决养老问题的最佳选择,政府购买服务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哈尔滨医科大学北京校友会积极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通过与望京地区街道办事处、望京地区医院合作,设立健康热线、传播健康知识并且为老年校友提供上门服务和免费体检,满足他们居家养老在生活护理和医疗护理方面的需要,在老年校友养老问题上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

  

  北京建筑大学校友会积极参与母校教学工作,在推动母校教学改革和科研进步方面取得了显著地成就。北京建筑大学校友会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李雪华详细介绍了北京建筑大学校友会与母校教学工作衔接方面的经验,提出了助力学校人才培养的校友会工作模式。北京建筑大学校友会利用校友企业积极为学校的产学研基地建设搭建平台。同时,校友会配合教务处邀请行业技术骨干型校友参与学校的培养方案制定和教学大纲的修编,校友深度参与青年教师培训、在校学生的新生教育、实习实践、毕业设计等环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校友会社服办副主任徐红梅结合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平台建设的的实践介绍了新媒体在推动校友会发展方面发挥的巨大的作用。徐主任通过对比纸质媒体与新媒体在信息量、阅读量和传播与反馈三方面的特点指出出新媒体的优势,提出校友会建设应该与时俱进,根据校友特点选择不同媒介,积极搭建为校友服务的新媒体平台。新媒体平台充分发挥了团结校友、凝聚校友力量的作用,推动了母校的建设步伐。

  在主题发言结束后,参会嘉宾针对相关的政策以及校友会发展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最后,由华北电力大学社会企业研究中心主任朱晓红教授做总结发言。她梳理了北京市级校友会所取得的成绩,肯定了校友会在组织治理与资源整合,以及服务校友、服务母校、服务社会方面的行动与贡献,同时也指出校友会较之行业协会、学术性社团和其他联合性社团相比起步较晚,处在发展初期阶段,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会后,多个校友会表示与兄弟校友会之间开展互动合作的积极意向。

  在华北电力大学校友会顾问王玲带领下,各位与会代表参观了华北电力大学校友之家,在参观过程中,王玲向来宾介绍了华北电力大学校友会建设的经验。

  

  本沙龙是在社团办指导下开展的2014年北京市市级社会组织评估工作的延伸服务。通过本沙龙展示评估过程中发现的各校友会建设中的亮点,共同探讨校友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加强了各校友会之间的联系与互动,推动了我国高校校友会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