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

作者: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2025-04-02       来源: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华北电力大学硕士生导师个人介绍


微信图片_20250402102335.jpg



姓名:梁平

职称:教授

所在院系: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研究方向:Focus Area:

民事诉讼法学Civil Procedure Law

司法制度The Judicial System

法治与国家治理 Rule of Law and National Governance

联系方式

办公地址:教三楼A区

电子邮箱:hdlping@163.com

办公电话:010-61773196

个人简介及主要荣誉称号:

梁平,女,汉族,1968年4月生,二岗教授。现为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法政系主任、MPA教育中心主任,硕士生导师,河北大学博士生导师。河北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华北电力大学德法兼修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负责人,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北电力大学区域法治与司法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河北省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与社会治理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河北省重点培育智库“华北电力大学区域法治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兼任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证券法学研究会理事,河北省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河北省法学会常务理事,河北省社科联常务理事,河北省首席法律咨询专家、河北法治智库专家、河北省法官遴选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审判业务专家专业评审委员会委员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先后被评为“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学、技术专家”“河北省中青年社科五十人工程专家”“河北省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河北省百名优秀创新人才”“河北省教学名师”“河北省师德标兵”“河北省特别典型法治人物”“河北省开展法学研究服务法治实践领军人物”“河北省普法宣传先进个人”“河北省教育系统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等荣誉。作为负责人负责建设并获批法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诉讼法学省级重点学科,指导研究生获得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次,获得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多次,多次获得“挑战杯”等省级优秀指导教师。

主要从事诉讼法与司法制度、纠纷解决、国家治理、区域法治等方向的研究。相继参与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推行的“建立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公开审判制度”“强制执行立法”等4项国家重大司法改革立法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主持最高人民法院、教育部、司法部、中国法学会重点课题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30余项;主编全国规划教材等6部,在人民出版社、法律出版社等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在《学术月刊》《政法论坛》《法学论坛》《政法论丛》《当代法学》《法学杂志》等CSSCI、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研究成果获得河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中国法学会优秀成果奖等10余项,获得中央主要领导同志重要批示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河北省委省政府等批示采用20余部。

教学与人才培养情况:

1.教学课程:

本科生:法理学、司法实务见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等

硕士研究生:民事诉讼法专题研究、司法制度专题研究、法理学专题等

2.学生培养

指导在读硕士研究生31人。

指导在读博士生1人。

主要科研项目情况

[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时代法治型国家治理研究”。

[2]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基层治理中社会矛盾化解与法治保障研究”。

[3]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合意纠纷解决的制度选择——以公众需求和调解制度实践为视角”。

[4]主持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司法运行的微观进程与宏观机理研究”。

[5]主持最高人民法院研究项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重大理论文献纪录片<中国司法之路>脚本研究及撰写”。

[6]主持最高人民法院重大司法改革项目“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改革项目问卷调查研究报告”。

[7]主持最高人民法院重大司法改革项目“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改革试点法院实施效果研究”。

[8]主持最高人民法院与欧盟/联合国开发署合作项目“公开审判制度研究”。

[9]主持最高人民法院研究项目“强制执行法单独立法十大理论问题研究”课题“中国特色的执行强制措施体系研究”。

[10]主持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调解的司法效用研究”。

[11]主持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重点课题“加强市域治理现代化法治服务保障调研报告”。

[12]主持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知识产权滥用机制的法律研究”。

[13]主持河北历史文化研究工程项目重大项目“清末民初直隶审判厅诉讼档案整理重大项目”。

[14]主持河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基于直隶审判厅的河北近现代法律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

[15]主持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医疗纠纷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16]主持河北省委政法委重大课题“加强和创新河北省社会治理研究”。

[17]主持河北省高校百名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中国司法改革与司法权力运行机制研究”。

[18]主持河北省法学会重大委托项目“河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实体化建设研究”。

[19]主持河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河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研究”。

[20]主持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研究”。

[21]主持雄安新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雄安新区综合执法改革及实践进路研究——基于市域治理现代化的视角”。

[22]主持河北雄安新区研究项目“雄安新区暂停适用法律法规研究”。

代表性论著

专著:

[1]《新时代“德法兼修”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法律出版社2023年10月版。

[2]《基层社会矛盾化解与法治化治理研究》,法律出版社2017年9月版。

[3]《法院改革的理论探索与地方实践:基于河北法院的考察》,人民出版社2015年12月版。

[4]《诉讼调解的司法效用研究》,法律出版社2015年11月版。

[5]《民事纠纷合意解决的制度选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11月版。

[6]《纠纷解决机制的现状研究与理想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年8月版。

[7]《转型社会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实证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2011年11月版。

[8]《京津冀协同发展司法服务与保障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19年12月版。

[9]《强制执行法的实践考察与理论研究——基于河北法院执行实践的考察》,河北人民出版社2018年11月版。

[10]《司法运行的一般机理》,中国政法出版社2014年8月版。

[11]《困境与突破:面向农村的纠纷解决》,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年10月版。

[12]《论理与实证:纠纷纠纷解决机制及其他》,河北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版。

教材:

[1]编著《民法与民事诉讼法案例教程》,法律出版社2024年12月版。

[2]主编《中国司法制度概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23年11月版。

[3]副主编《环境司法概论》,法律出版社2023年1月版。

[4]主编《经济法概论(第二版)》(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规划教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4年5月版。

[5]主编《经济法概论》(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规划教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版。

期刊论文:

[1]《新时代法治型国家治理的理论阐释》,载《法学论坛》2024年第1期(CSSCI、中文核心;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3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法学文摘》2024年第2期转载);

[2]《涉企债权执行竞合程序的有效衔接——以权益的及时实现为切入点》,载《江淮论坛》2024年第2期(CSSCI、中文核心);

[3]《“双碳”政策视阈下认购碳汇司法裁判的逻辑与规范化进路——以坚持生态保护和修复的优先地位为视角》,载《山东社会科学》2024年第3期(CSSCI、中文核心);

[4]《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司法评估及其实践进路》,载《法学杂志》2023年第6期(CSSCI、中文核心;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3期转载);

[5]《民事案件独任审理应扩大适用范围》,载《政法论丛》2023年第4期(CSSCI、中文核心);

[6]《课程思政“立德树人”四层级目标论》,载《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CSSCI、中文核心;

[7]《“碳中和”愿景下应对气候变化法律体系的完善》,载《重庆社会科学》2022年第4期(CSSCI);

[8]《环境公益诉讼模式的重构——基于制度本质的回归》,载《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CSSCI、中文核心);

[9]《新时代国家治理视野中的人民法庭及其功能塑造》,载《法学评论》2022年第1期(CSSCI、中文核心;被《新华文摘》2022年第7期“论点摘编”、《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2年第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5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22年第4期转载);

[10]《我国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的规范与技术进路》,载《政法论丛》2021年第6期(CSSCI、中文核心);

[11]《新时代“德法兼修”法治人才培养——基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时代意蕴》,载《湖北社会科学》2021年第2期(CSSCI、中文核心);

[12]《德法兼修:新时代卓越法治人才培养的实践进路探索》,载《河北法学》2021年第3期(CSSCI、中文核心);

[13]《“回应型法”的泛化运用及匡正》,载《山东社会科学》2021年第6期(CSSCI、中文核心;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21年第11期转载);

[14]《基于裁判文书大数据应用的区域法治化治理进路——以京津冀类案检索机制的构建为例》,载《法学杂志》2020年第12期(CSSCI、中文核心);

[15]《区域协同治理的现实张力与司法应对——以京津冀为例》,载《江西社会科学》2020年第3期(CSSCI、中文核心);

[16]《京津冀协同发展司法保障的理论探讨与实践路径——基于司法功能的视角》,载《政法论坛》2020年第1期(CSSCI、中文核心;被人大复印资料《法学文摘》2020年第2期转载);

[17]《基层非正式治理的法治化路径》,载《法学杂志》2019年第10期(CSSCI、中文核心;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第6期转载);

[18]《京津冀协同立法:立法技术、机制构建与模式创新》,载《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CSSCI、中文核心;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10期转载);

[19]《司法改革语境下知识产权法院的设立与运行机制研究》,载《知识产权》2019年第2期(CSSCI、中文核心);

[20]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分析、司法运行与具体完善——基于<民事诉讼法>第55条而展开》,载《山东社会科学》2019年第1期(CSSCI、中文核心;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9年第5期转载);

[21]《正式资源下沉基层的网格化治理——以河北“一乡一庭”建设为例》,载《法学杂志》2017年第5期(CSSCI、中文核心);

[22]《“管理——审判”二元架构下法院内部机构设置与权力运行研究》,载《法学论坛》2017年第3期(CSSCI、中文核心);

[23]《基层司法公正实现路径的微观察——以发还改判案件讲评机制为例》,载《山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4期(CSSCI、中文核心);

[24]《基层治理的践行困境及法治路径》,载《山东社会科学》2016年第10期(CSSCI、中文核心;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7年第4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7年第8期转载);

[25]《主审法官责任制论析》,载《山东社会科学》2015年第10期(CSSCI、中文核心);

[26]《司法权力去行政化改革——基于H省某中院案件评查纠错与动态式主审法官负责制的调研》,载《河北法学》2015年第10期(CSSCI、中文核心);

[27]《我国知识产权诉讼技术查明机制研究》,载《知识产权》2015年第8期(CSSCI、中文核心);

[28]《司法公正:二维评判与司法论证方法》,载《人大法律评论》2015年第1期(CSSCI、中文核心;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16年第1期转载);

[29]《案例指导制度的构建与反思》,载《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CSSCI、中文核心);

[30]《论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关系——兼谈“重实体轻程序”问题》,载《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CSSCI、中文核心);

[31]《公共政策理论与法院审判职能延展性论析》,载《河北学刊》2015年第3期(CSSCI、中文核心);

[32]《论我国司法监督资源的优化整合》,载《法学杂志》2014年第11期(CSSCI、中文核心);

[33]《法教义学视角下的转基因争议与法律规制问题研究——以转基因法律规制体系的形式考察为核心》,载《河北法学》2014年第12期(CSSCI、中文核心);

[34]《医疗纠纷解决机制构建的理论基石、规范协调与多元导向》,载《山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10期(CSSCI、中文核心);

[35]《政治诉求与权利救济》,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CSSCI、中文核心);

[36]《群体性事件:“老问题”与“新动向”的交织与治理策略——基于H省的实证调研》,载《河北法学》2013年第5期(CSSCI、中文核心);

[37]《语义与实践:中国特色法治文化及其建设进路探究》,载《法学杂志》2013年第3期(CSSCI、中文核心);

[38]《论我国知识产权纠纷解决机制的多元构建》,载《知识产权》2013年第2期(CSSCI、中文核心);

[39]《农村纠纷中的实力博弈及其应对策略》,载《河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CSSCI、中文核心);

[40]《我国法院职能转型过程中的法理探究》,载《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载《法学杂志》2012年第6期(CSSCI、中文核心);

[41]《民事间接强制执行制度比较研究》,载《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CSSCI、中文核心);

[42]《我国知识产权临时禁令的价值反思与类别分化——以唯冠公司申请临时禁售iPad被驳为例》,载《知识产权》2012年第9期(CSSCI、中文核心);

[43]《从舆论监督到新闻法治——基于当代传媒与司法的关系研究》,载《河北法学》2012年第3期(CSSCI、中文核心);

[44]《“大调解”衔接机制的理论建构与实证探究》,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CSSCI、中文核心);

[45]《媒体与司法良性互动的构建》,载《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7期(CSSCI、中文核心);

[46]《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制度构建——基于公众选择偏好的实证考察》,载《当代法学》2011年第3期(CSSCI、中文核心);

[47]《劳动争议原因类型的实证研究》,载《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48]《论纠纷解决视野下信访制度的现代转型》,载《河北学刊》2010年第11期(CSSCI、中文核心);

[49]《协动主义:诉讼与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关系定位——基于人民调解的制度规范与地方实践的分析》,载《河北法学》2010年第9期(CSSCI、中文核心);

[50]《我国鼓励新型清洁电力的政策研究》,载《宏观经济管理》2010年第3期(CSSCI、中文核心);

[51]《我国电力行业环境税制问题研究》,载《学术论坛》2010年第1期(CSSCI、中文核心);

[52]《论法院调解价值的刚性特质与司法实践的柔性归位》,载《东南学术》2010年第1期(CSSCI、中文核心);

[53]《转型时期基层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载《学术月刊》2009年第10期(CSSCI、中文核心);

[54]《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沟通之维——基于当事人心理需求角度的审视》,载《河北法学》2009年第10期(CSSCI、中文核心);

[55]《知识经济语境中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机制思考——以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为视角》,载《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第2期(CSSCI、中文核心);

报纸文章

[1]《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载《河北日报》2025-03-19(07);

[2]《应保障丧偶妇女的生育选择权》,载《人民法院报》2024-10-21(03);

[3]《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新文科》,载《中国教育报》2023-12-25(05);

[4]《积极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载《河北日报》2023-08-09(07)(被学习强国转载);

[5]《加快推动法治文化数字化建设》,载《河北日报》2022-07-06(07)(被学习强国转载);

[6]《“德法兼修”卓越法治人才素养内化的“三进阶”》,载《法治日报》2022-05-11(11);

[7]《坚持“四个导向” 建设法治文化阵地》,载《河北日报》2021-12-15(07)(被学习强国转载);

[8] 《电力可靠性管理的立法创新与内容完善》,载《民主与法制时报》2021-09-07(03);

[9]《水上无线电的管理机构及其职权》,载《民主与法制时报》2021-07-27(03);

[10]《加强民法典普法 推进民法典实施》,载《河北日报》2020-12-30(07);

[11]《为疫情防控提供坚实法治保障》,载《河北日报》2020-03-20(07);

[12]《以良法保障善治》,载《河北日报》2020-01-15(07);

[13]《法治工作者要做到“五个过硬”》,载《河北日报》2018-11-28(07);

[14]《领导干部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载《河北日报》2016-05-11(07);

[15]《法治语境中的法官角色定位》,载《法制日报》2015-01-14(12);

[16]《科学构建农村法治化之路》,载《法制日报》2012-02-08(12);

[17]《司法的深度公开让权利与权力各归其位》,载《人民法院报》2011-11-18(05);

专业与课程建设

[1]法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负责人,2022;

[2]法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负责人,2020;

[3]“司法实务见习”,省级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2024年;

[4]“司法制度专题”,省级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负责人,2021年;

[5]“德法兼修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负责人,2021;

[6]“民事案件裁判要旨与司法程序案例库”,省级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建设项目,负责人,2021年;

[7]“民事案件裁判要旨与司法程序案例库”,省级专业学位精品教学案例库建设项目,负责人,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