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海鑫

作者: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2016-10-25       来源: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华北电力大学硕士生导师个人介绍




 

姓名:田海鑫

职称:副教授

所在院系: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研究方向:Focus Area

Ø         民事诉讼法学Civil Procedure Law

Ø         司法制度Judicial System

Ø         纠纷解决Dispute Resolution

Ø         文化法学Cultural Law

Ø         法学教育Legal Education

 

联系方式



办公地址:教三楼A区



电子邮箱:thxncepu@163.com

   
   
   办公电话:010-61773187

 

个人简介及主要荣誉称号:

田海鑫,男,汉族,1988年生,河北沧州人,法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诉讼法学)。现为华北电力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伦理学会法律伦理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仲裁法学研究会会员,北京市法学会“百名法学青年英才”,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青岛仲裁委仲裁员,北京法律谈判研究会谈判与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文化娱乐法学会合规与风险管理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产权交易所专家,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法律分会法治合规专家,兼职律师。

主要从事民事诉讼法学、司法制度、纠纷解决、文化法学、法学教育的研究。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北京社科基金、北京市法学会项目等纵向课题8项。在《法律适用》《东南学术》《学术前沿》等核心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2部。

 

教学与人才培养情况:

1.教学课程:

本科生:民事诉讼法,2016年起,48学时。民事纠纷及解决机制,2016年起,16学时。民事执行法,2019年起,16学时。

法学硕士研究生:民事执行法专题,2016年起,32学时。

法律硕士研究生:民事诉讼法,2019年起,32学时。法律检索,2019年起,32学时。

2.学生培养

指导法学硕士研究生6人,已毕业0人。指导法律硕士研究生10人,已毕业6人。

主要科研项目情况

[1]      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深圳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横向委托项目“基层法院跨行政区划案件管辖制度调研”(2015-394)。

[2]      主持2016年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北京市民事虚假诉讼类型化及规制研究”(16FXC035)。

[3]      参与2018年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对虚假仲裁的查处与规制”(18FXC017)。

[4]      参与2016年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知识产权诉讼特别程序研究”(16FXC044)。

[5]      参与北京市法学会2018年市级法学研究课题青年项目“民事证据契约效力的实证研究”(BLS(2018)C005)。

[6]      主持北京市法学会2021年市级法学研究青年课题“互联网公益诉讼研究”(BLS2021C008)。

[7]      参与2022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平台多元化视阈下网络餐饮配送服务的民法规制研究”(2022SJZD002)。

[8]      主持北京市法学会2024年市级法学研究一般课题“首都红色法治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BLS2024B005)。

[9]      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民事检察和解的定位与实施研究”(24BFX096)。

 

主要获奖

[1]      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20年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生活中的纠纷与解决”主讲人之一。

[2]      2020年撰写法律硕士教学案例(“王女士奔驰汽车消费纠纷谈判案”)获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入库。

[3]      2021年北京高校师生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双百行动计划”优秀项目(《首都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的调查研究》),排序第四。

[4]      2022年华北电力大学第三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合同法》)。

[5]      2023年“威科杯”法律技能挑战赛优秀指导老师。

[6]      2023年第一作者完成《涉拆除承重墙引发案件大数据分析及对策建议》专报被最高人民法院采纳。

[7]      2024年第十五届北京市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8]      2024年全国高校第十八届“金法槌杯”模拟法庭大袋初赛(本科生场)优胜奖,指导教师。

[9]      2024年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案《民事诉讼法》。

[10]  2024北京市高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论借名买房排除强制执行的司法认定》,指导教师。

 

代表性论著

[1]      田海鑫.民事诉讼失权理论研究[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7.

[2]      田海鑫,钱扬.论民事诉讼中的律师强制代理[J].法治论坛,2014,(02):288-299.CSSCI

[3]      徐胜萍,田海鑫.法律硕士(法学)培养的现状与思考——基于对北京9所高校问卷调查的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12):10-14.CSSCI

[4]      徐胜萍,田海鑫.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05):74-78.CSSCI

[5]      田海鑫.“另行诉讼”抑或“恢复执行”?——论执行和解争议的救济方式[J].重庆社会科学,2017,(07):74-80.CSSCI扩展)

[6]      田海鑫.论美国集团诉讼中的虚假和解及规制[J].民事程序法研究,2017,(01):75-87.(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7]      田海鑫.审判管理视角下的虚假诉讼治理[J].人民论坛,2018,(03):116-117.CSSCI

[8]      田海鑫.论民事虚假诉讼的类型化体现及规制——基于北京市司法实践的考察[J].法律适用,2018,(23):67-78.CSSCI

[9]      田海鑫.民事虚假诉讼的检察监督机制[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21):78-81.CSSCI

[10]  田海鑫.民事虚假诉讼的裁判效力及救济路径[J].东南学术,2020,(05):231-238.CSSCI

[11]  田海鑫.互联网视域下法学教学改革研究——评《法治中国与法学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2020,40(24):87.CSS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