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第四节 街头话家风——社会化的场所:家庭

作者: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2016-12-07       来源: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典型事例]

  “家风”既是一个价值层面、伦理层面的问题,又和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行为举止息息相关。

  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以头条提要方式,连续挂标播出八集家风报道,并配发编后、评论,在《朝闻天下》《共同关注》等黄金时段播出加长版。新浪、搜狐、腾讯等众多门户网站上载和链接相关节目视频,网民转发和点击量数以亿计。

  光明日报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发起征文活动后,很快就征集到有关家风家教的文章、评论、短语、短评等投稿4000余篇,投稿作者涵盖作家、新闻从业者、公务员、教师、学生、企业职工、农民等,上有八九十岁的老人,下有小学生。同时,光明日报在《评论观点》版推出《家风家教大家谈》栏目,刊发稿件20余篇,央视新闻微博、微信、客户端和光明网都分别开设了专题,发起家风家规的征集活动,与网友亲密互动。通过这种全方位、立体式、互动性的宣传,“家风”成了社会上的流行词。

  在采访过程中,被访者又将“家”的内涵进一步延展放大,由“家”谈到了“国”,由“家风”谈及“民风”“政风”,由家规家教谈到社会风气,由家庭传承谈到传统文化的回归。

  在个人通往社会化的过程中,家风家教具有独特作用。多少年来,我们惯于以自上而下的方式对社会实施道德教化,向百姓传播宏大的原则。家风和家教,让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通道找到了对应点。

  “家”是连接个体与社会、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关键点,是一座桥。理学家朱熹有一个比方:家亦是“大政”,一国有公家之政、私家之政,家教就是私家之政。按儒家伦理,先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家庭教养,使人获得进入公共社会的基本品质。

  现代社会公共化程度越来越高,“家庭”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核心家庭”,即两代人的家庭,取代了世代型大家庭。随之产生了一些问题,传统家族的规范力量减弱使家教的影响减弱,道德和伦理资源不足甚至严重缺乏。现在核心家庭的年轻父母,很难做到重视道德与修身,有时甚至不能成为合格的施教者,而应该成为施教对象。

  家教是一种特殊的知识和信息传播,更多来自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就像老舍先生所说的,自己的母亲出身农家,但是他之所以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家庭教育,是每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教育中的“情”“理”“义”诸方面都非常关键。我希望我们能重温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家风家教资源。

  家风家教,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新闻传播,都应持续关注,使我们看到更长远、更广泛的社会影响;同时,它也将有助于我们国人建立文化自信和道德自信,为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做出独特的贡献。

  【扩展阅读】

  2012年10月12日 ,曹县16岁留守少年汪某以暴力手段两天三抢劫的行为,震惊了菏泽警方,也震撼了社会。

  留守少年汪某犯罪不是个例,很多留守儿童像汪某一样,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缺失后,成为迷途的羔羊。

  《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报告2011》披露,目前我国18岁以下的人口数量为2.78亿,其中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就有5800万,约占全国儿童总数的20%。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邵文虹指出,近年来,我国各级法院判决生效的未成年人犯罪平均每年上升13%左右,其中留守儿童犯罪率约占未成年人犯罪的70%,而且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其中,最发人深省、并令人震惊的有两个数字:一是留守儿童5800万;二是留守儿童犯罪率约占未成年人犯罪70%。

  当代著名教育专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孙云晓说,孩子的成长特点是年龄越小,情感支持系统要求越高,父母的关注和呵护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留守儿童最突出的问题是父母的远离,导致孩子的情感支持系统变得脆弱,这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对衣食住行照料不周让孩子情感荒漠化;缺乏父母的关爱导致他们不会爱别人。

  2013年湖南卫视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自开播后,引起社会极大反响,这个节目名称具有多重意味。这既像是孩子在天真地发问,又表明了节目的野外综艺特色,同时还是对“爸爸”这个角色回归本位的呼唤。虽然节目中不同的家庭在对待子女教育问题上各有不同,但其传递的价值理念总体而言是积极乐观的。在这档节目中,孩子“找回”了父爱,父亲“发现”了孩子,而观众则感受到了真爱的温暖。相较于其他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这类节目较少娱乐消费主义的色彩,更加能够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这对于一个面临道德问题的社会,显得格外有意义。

  问“爸爸在哪儿”,是对父爱的呼唤;问“如何做父亲”,是对责任的追问。爱与责任,我们都难以逃避。鲁迅先生论如何做父亲,说父母的责任除了给孩子一个健康的身体,“还须教这新生命去发展”,在新旧文化更替之际,先生呼吁破除旧的家庭观、教育观,要以孩子为本位理解孩子,以发展的思想指导孩子,以独立为目标解放孩子,非常中肯而切时。

  今天如何做父亲,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在这里”,然后讨论“如何做”。孩子的小心灵呼唤父亲回归。父亲缺席的家庭,对孩子尤其对男孩子的培育影响很大。幼儿园、小学甚至中学阶段阴盛阳衰,多是男教师和父亲角色缺席的结果。培养新一代坚毅、果敢、顽强的男子汉,在父爱缺失的家庭里,隔代教养的留守儿童中,无异于缘木求鱼。这需要“爸爸”回归“家庭”,担负起缺失的责任。

  做父亲,还要担起教育的责任,并改良我们的社会。2013年,小女孩摔婴案持续发酵。令人遗憾的是,一个问题女孩的身后,站着一个闪烁其词的父亲。这名父亲没有意识到自己教育的失责与愧疚,只是觉得问题有点大了。这样的父亲,没有担起责任,不仅给自己的家庭蒙上阴影,也给其他的家庭带来灾难。要提升我们的孩子,关键是要提升我们的家庭。

  【就事说理】

  费孝通在《生育制度》一书中指出,“人类创制这家庭的基本结构,目的是在解决孩子的抚育问题,使每个孩子能靠着这个社会结构长大,成为可以在社会中生活的分子。”1家庭是最重要的初级群体之一,是社会化的最重要场所之一。家庭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它是随着社会从低阶段向高阶段发展而来的。家庭具有特殊而复杂的社会关系。它作为一种典型的、特殊的初级群体形式,是由婚姻、血缘关系所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庭是人生旅途的第一站,是个体最早接受社会化的场所,儿童首先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然后才是幼儿园和学校。儿童在家庭中生活的时间很长,约占其一生全部时间的三分之二。在现代社会环境下,家庭仍然是首要的、基本的社会化场所,以儿童期的这段时间来讲,家庭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

  在人的基本社会化完成之后,家庭作为成年人生活和事业的基地,在成年人的继续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年人的个人经济生活、文化娱乐生活多数都是在家庭中进行的,成年人的夫妻、父母等社会角色,也只有在家庭中才能获得和承担。

  2008年《中国社会蓝皮书》的调查表明,当前社会结构的转型已成为影响人们家庭生活的重要力量;在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迅速转变为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过程中,中国的家庭结构不但在小型化,而且越来越趋于不稳定。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是以儿孙绕膝、四世同堂为最和谐的场景,因此家庭的人口规模一直比较大。改革开放前我国户均人口数亦呈现上升的趋势。但是随着社会交往的加深、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日益增多、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这种大家庭的局面必然受到冲击。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户均人口数就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户均人口数的减少必然使得家庭类型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即核心家庭(指一对夫妇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的数量不断增长。核心家庭的普遍盛行,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新时期以来中国传统大家庭观念的淡化、自我意识的增强。

  据统计显示,中国内地居民结婚登记初婚人数在不断下降,而与此相对,中国的“离婚对数”却在迅速增加。离婚率的攀升对家庭的冲击是巨大的。此外,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民工子弟超过1.2亿,随父母亲进城的农民工子弟则有近2000万。他们当中失学率高达9.3%,近半数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进一步增加了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难度。作为共同体的家庭不仅要具有一定的经济功能,同时还应具有非常强的教育功能。对于任何人来说,不论是离异家庭的子女还是民工子女,家庭对于他们都是其社会化最重要的初始环境,但这种初始环境又因家庭的分裂重组或者民工家庭的流动性而产生了主观和客观方面等方面的变化。案例中汪某的悲剧就是由于缺少了家庭这个最早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化场所而造成的。随着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家庭作为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其功能的发挥正面临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