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事例]
微信对于80、90后而言,真是熟悉到再也不能更熟悉的IM应用,但对于上了年纪的50、60后而言,微信恐怕还仅仅只是一款很陌生的产品。2014年,一组针对教爸妈使用微信的手绘版说明书在网络上热传,而该手绘版微信说明书的作者更是被称为“中国好儿子”。 多达7页的“说明书”,写满了耐心,也写满了孝心,传递着温暖,也传递着正能量。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在年轻人中非常流行的交友社区网“Facebook”和“MySpace”已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开始流连于此,他们还通过这一平台结伴出行、交流奇闻趣事、聊天逗乐、在网站提供的“虚拟墙”上进行涂鸦、发搞怪的照片……而网络市场调研网站comScore调查则显示,近三分之一的“Facebook”用户的年龄在35到54之间,而这一年龄段的用户在MySpace网站也占了41%。
当前,数字化潮流正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在这个网络时代,年轻人早就“如鱼得水”,原先“沉睡”的老年群体眼下也逐渐“苏醒”,且小部分人已“深陷网中”。“银发网民一族”的数量正在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近几年来,国内陆续涌现出一些专门服务老人的网站,如银发网、夕阳红、老小孩网、金色夕阳、老年天地、中华老人网、中国快乐老人网等等。和一般的网站不同,这些老年人网站,除了具备一般网站所具备的“政经”、“健康”、“论坛”之外,还有诸如“老同志回忆录”、“诗廊”、“老年人学电脑”等符合老年人一代生活背景和群体个性的栏目。
在老龄化日益显现的今天,老年人上网已经不再是一件稀罕事,就连政府部门也开始关注如何给老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上网环境以及倡导健康的网络生活。如辽宁省早在2005年就启动了“辽宁省百万老人上网工程”项目,在全省各地市设立若干个“百万老人上网工程”培训基地和相应的老年IT区域服务中心,同时陆续发送“百万老人上网培训教程”。
“扶老上网”势在必行。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远程就医、网上购物等对老年人意义与年轻人一样同等重要。但进入网络时代的中国,60岁以上的网民占比仅2%左右,而美国2年前这一比例已接近了50%。有调查表明,虽然中国的老年网民数量不多,但无论是每周上网的小时数和每周上网天数却是各年龄段中最高的,这表明老年朋友是最有时间来充分享受互联网的。专家分析,观念及费用是阻碍老人上网的主要因素。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应该采取更多的措施让老年人与网络亲密接触。
【扩展阅读】
“文化反哺”即“逆向社会化”,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文化传承模式。当代青年农民工已初步具备“文化反哺”的能力,并有责任通过“文化反哺”提高农村成人社会的现代社会适应能力。青年农民工“文化反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在肯定青年农民工“文化反哺”对农村社会进步的积极推动作用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其加以正确的引导。
青年“文化反哺”正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生活充满魅力的组成部分, 影响和推动着社会的发展。首先, 青年农民工具备文化反哺能力。据统计显示, 在全国1. 2 亿农民工中, 40 岁以下的青年人超过85%。可见, 在进城务工的农民中, 绝大部分是青年农民。农民工生活在城市,耳濡目染中接受着新观念的熏陶, 其价值判断、思维方式、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法律意识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 世纪90 年代中后期, 有学者通过对湖南嘉禾县钟水村一个以外出务工为主的村落进行剖析, 展现了农民工现代性的提升, 主要包括: (1)具有自觉的社会流动意识;(2) 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强;(3) 生活方式发生转变, 体现出一种对现代生活方式的追求;(4) 重视子女的教育, 期望子女有所作为;(5) 获得新技术与个人成就感增强;(6) 女性社会地位提高,男女平等的观念增强。诸多的类似访谈个案, 大量的调查数据都显示, 城市体验使当代农民工特别是青年农民工的现代素质得到提升, 具备对农村进行文化反的能力。其次, 青年农民工有责任进行积极的/文化反哺 。新一代农村青年朝气蓬勃、开拓进取, 是农村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最有生气的一部分, 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希望所在。作为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青年农民工不仅要为新农村建设创造劳务收入, 更要用自己在城市中所获得的现代性反哺农村,向农村传播适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新思想、新观念, 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思想活力, 在推动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中,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青年农民工经过城市体验所获得的现代观念, 冲击着封闭的农村传统社会自上而下的文化传承模式, 从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 对农村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 不断打破农村成人社会的保守、僵化思维, 提高他们的现代社会适应能力, 推动农村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发挥着现代青年人特有的文化反哺功能。
【就事说理】
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社会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即不但有长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晚辈,也有晚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长辈。传统的接受社会化者向施行社会化者传授社会知识、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就是逆向社会化。如案例中的晚辈向长辈教授微信用法就是典型的逆向社会化。在传统社会中,逆向社会化比较少见。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也是越来越快,一些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感觉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他们不想被社会所淘汰,因此经常性地求助于晚辈,主动接受逆向社会化。现在,面临老龄化的挑战,我国各地政府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推动和帮助老年人的逆向社会化过程,不仅为老年人提供完善的社会福利保障,使他们老有所养;更要使他们通过逆向社会化,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当代青年的社会化是在不断变动和充满竞争的社会之中进行的,因此,他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更强,他们的思想观念往往比上一代人更加符合时代精神,更能够追赶时代的步伐。青年人往往能够帮助年长者认识和面对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种种变数和不确定性,帮助年长者端正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在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社会急剧变迁的三十年中,青年文化对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和生活态度的影响已经越来越明显。逆向社会化并没有否定一般社会化或者初级社会化的意义和作用,相反,它表明传统社会的单向社会化方式正在向现代社会的双向甚至多向社会化方向转变,这也意味着我们的社会正在日益走向开放和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