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第一节 “我的世界不在这尺方的墙内”——社会化

作者: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2016-12-07       来源: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典型事例]

  难以想象,这句诗一般、表达对自由渴望的词语出自于一个十五岁的花季少女之手。十五岁,正是一个天真烂漫、含苞待放的年纪,是谁将一个花季少女禁锢在了这尺方的墙内呢?

  禁锢她的不是别人,正是她的亲生母亲——姜滨蓝。姜滨蓝今年56岁,毕业于哈尔滨第一女子中学,下乡插队的时候与农村的一个小伙子结了婚,1989年生下女儿姜巍。孩子出生后,姜滨蓝便与丈夫离了婚。回城后,姜滨蓝接了父亲的班进入了建筑公司。在单位,她被称为才女,曾自修法律和会计专业,文笔也不错,是单位的骨干。后来她患上了肺结核,由于长期打针吃药,导致双耳失聪。姜滨蓝是一个极其要强的人,她无法接受眼前的事实,抑郁成疾患上了精神分裂症。1992年,单位正式给她办了退休手续。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姜滨蓝带着自己的女儿姜巍蜗居在了建筑公司的职工宿舍,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过起了与世隔绝的生活。

  2005年6月22日,一封求助信带着姜巍的希望飞向了门外的世界。这封信让社会上无数双善良的眼睛开始关注这对身处困境、自闭生活的母女。2005年7月19日,在做了多种努力无效的情况下,有关人员做出了强行解救的决定。有关部门组成工作组,母女所在小区的一名副书记、一名副区长负责组织指挥解救工作,多部门提供配合。最终,民警强行破门而入,将母女俩人成功解救并立即送往医院,接受身体健康状况检查。经医生检查,母亲姜滨蓝的精神分裂症已进入慢性期,通过治疗完全康复的机会很小。而姜巍没有心理和精神上的疾病,但由于长期见不到阳光,身体发育迟缓,身高只有1.4米左右,一离开禁锢她十三年的小屋就患上了呼吸道感染。她的心理年龄估计不到10岁,存在社会思维缺陷。

  姜巍在被解救出来后,在调养身体的同时,最重要的还是如何让她尽快融入到社会中。由于长时间脱离社会,许多同龄人习以为常的事,对于她来说都是陌生的。参与给姜巍会诊的精神病学教授张聪沛说,姜巍被囚事件是一场悲剧,而这个悲剧的形成,社会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张教授认为,人格的形成由先天性和社会化两部分组成,而社会化更为重要。姜巍对社会化没有切身体验,,全是通过母亲间接进行的,因此她的社会化是不完整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姜巍既是母亲病态行为的受害者,也是社会冷漠的受害者。因此,应当负责任的并不仅仅是她的母亲。姜巍事件的出现的确是给全社会都提了个醒,在我们的都市化发展过程中,我们的社会救助体系有待完善,我们的杜区卫生视检评估体系,以及与此相关的法制建设步伐有待加快。但愿姜巍事件不再重演,但愿姜巍能尽早融入社会。

  【扩展阅读】

  清华大学电机系学生刘海洋为了验证“笨狗熊”的说法能否成立,竟然先后两次把掺有火碱、硫酸的饮料,倒在北京动物园饲养的3只黑熊、1只马熊和一只棕熊的身上或嘴里。这5只熊有的嘴被烧坏,进食困难;有的四肢被烧,无法行走;有的前胸、背部、臀部被烧坏,失去了正常生活的能力。其中有只黑熊被硫酸烧得双目失明,舌面整个被灼伤,黏膜脱落,口腔及上腭被烧坏,而且喉部和气管也被烧坏。

  刘海洋由一个普通的在校大学生一夜“成名”,成为一个被媒体和公众关注焦点人物。人们从对动物的爱心一直追溯到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甚至当代大学生心理成长、单亲家庭的利弊等相关的话题都热得烫手,网上甚至还有很多人在讨论是否应该对他施以酷刑。

  一位清华大学电机系的校友在网上发表文章说“发生这样的事情,对于我们系的声誉,乃至对于清华的声誉,都是严重的损害。”他认为,“我们需要反思——大学里面到底是如何培养人才的?特别是清华这样的重点大学。应该说,学校的教育是存在缺陷的。”

  学校现在经常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症结就在于这些教育没有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情感需求来进行,对于他们在情感问题和人际关系上的困惑,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也缺少适合他们年龄特征的指导。在应试教育意识的支配下,成绩成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成绩好的学生的人格问题和情感问题也就容易被漠视,他们情感上的苦闷无法向老师和父母诉说,等到出现问题时,就会对社会造成了难以想象的后果。

  2003年3月25日,“刘海洋硫酸泼熊案”在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开庭宣判,法庭判决被告人刘海洋犯故意毁坏财物罪,免予刑事处罚。社会对刘海洋的行为选择了宽容,因为整个悲剧的发生并不能仅仅归咎于刘海洋心理某方面的缺陷,家庭、学校以及整个社会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就事说理】

  人是社会的动物。从落地的那一刻开始,人就要接受各种不同的社会因素的影响,就要在人类社会的环境中接受熏陶和教养,就要在社会中生活、学习,以适应在人类社会中生存下去的各种环境。这种逐渐学习、逐渐适应的过程,也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社会学家们认为,社会化就是人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获得个性,使自己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而姜巍被母亲“囚禁”在家中十三年,基本丧失了与社会接触的机会,从一个三岁的天真女童到十五岁的花季少女,姜巍逐渐适应的只是她诗中所描述的尺方世界而不是社会。而刘海洋虽然没有被“囚禁”,但是通过媒体报道我们发现刘海洋的世界也只有母亲,听母亲的话,取得优异成绩是他生活的唯一目标,“爱”变成了一堵墙将他与社会隔离开来。

  社会化是将个人与社会联系起来的必要环节。有了社会化的概念,我们就可以更好地解释社会生活的两个基本方面:人是怎样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怎样学会参与社会的,以及社会又是怎样引导它的成员们以有助于社会正常运转的方式活动的。社会化具有双重意义:其一,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化方式获得独立参与社会生活的资本;其二,社会通过社会化获得合格的社会成员来实现自身存在的延续。

  在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中,人们要学些什么呢?或者说,社会又是从那些方面来对每一个个体施加影响,使之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的呢?从大的方面来讲,社会化的内容就是要学习做人,或者说,就是学习如何在现存社会中生存并获得发展。从具体的方面来看,可以将社会化的内容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掌握生活常识。生活常识包括对个人日常生活世界的基本理解和基本生活技能。这些日常生活的顺利维持依赖于我们对自身所接触的周围的人和事的适当的理解。获得这种理解需要接受社会化的社会成员的长辈们的耐心示范和引导。儿童从小到大有个社会化的过程,如七岁开始具有分享的意识,九岁以后摆脱自我中心、懂得合作,十五岁应当能把握公民道德等概念,成人后能够形成较完善的人生理念、具有社会责任感等。一旦断层的话,其个体社会化就是不完整的。对刘海洋来说,唯一承担其家庭教育任务的母亲所采取的方式严厉而刻板,使他的心理成长颇多断裂之处,刘海洋的书本知识无疑很丰富,但他对生活中最基本的事情却知之甚少,只知道父亲姓刘,叫什么名字不知道;母亲做临时工,在哪个单位,也不知道。作为大学生,刘海洋的社会化过程是不完整的。二是获得职业生涯所必需的专业知识。社会成员独立生活的质量主要依赖于他们的职业报酬,而每个职业都有其独特的专业知识。三是掌握基本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社会向全体成员所要求的基本行为规范,它是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性的基础。刘海洋身为著名高等院校四年级的学生,却说当时并不知道其行为是违法。四是培养社会角色。社会化过程的最后成果,是为社会培养与训练出一个符合社会要求、可以参与正常的社会生活的合格成员,使其能够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中担当一定的角色。这里所指的主要是基本社会化或初级社会化过程的最后结果。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也是对我国现行的应试教育的一个警醒,学校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学校作为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不能仅用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德育、美育等人文素质的教育也必须加强,以促进学生实现全面的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