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四节 从《甄嬛传》看大众文化——大众文化

作者: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2016-12-07       来源: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典型事例]

  2012年5月,人民日报撰文严厉批评当年热播的《后宫甄嬛传》等宫斗剧。文章罗列出宫斗剧肢解历史,胡编乱造,色情血腥等“几宗罪”,进而在价值观层面批判此类宫斗剧,称此类电视剧迎合为低俗市场,而留下一堆糟蹋历史、无益于人心、无益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垃圾。

  党报对《后宫甄嬛传》的批判引起了一场社会大讨论。《甄嬛传》以及以《甄嬛传》为代表的宫廷剧,果真就那么罪大恶极吗?悖论是,就是真是罪大恶极,各大卫视的收视率为何因为《甄嬛传》的播放而屡创新高呢?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毛佩琦持相反态度,他对《甄嬛传》体现出的文化意蕴十分赞赏:“时代、场景、服饰等自不待言,其中做鞋底的菜玉、做旗袍的蜀锦、做大氅的墨狐皮等一些细节,都是一篇娓娓道来的文章,足以看出主创的文化和知识储备。”而剧中展现的饮食、服饰、医药、器物、礼仪、官制之类都比较考究,对历史细节真实性的注重无疑增加了该剧的历史厚重感。 

  更重要的是,一部影视剧是否成功,最重要的标准是收视率。《后宫甄嬛传》在网络小说阶段,就积累了上百万点击率和粉丝群。再加上有悬念的情节设计,观众又可以随时随地插入看,不需要从头看到尾,前面没看不要紧,后面也能看懂,这就是很好的长篇电视剧形式。

  《甄嬛传》之所以大获成功,是因为这部古装戏对现代人心灵的触动。在文艺报总编辑阎晶明看来,“整部《甄嬛传》都表现出现代性”。阎晶明说,《甄嬛传》最大的成功点在于塑造了甄嬛这个人物。剧中的甄嬛被赋予了难得的品质:骨子里不爱权力,崇尚自由,追求真爱,本质善良。这些难能可贵的品质亦是现代人所需要与珍惜的。而甄嬛最后为了生存不得不向权力靠拢,靠权力维护自己的生存,甚至报复他人。主人公的这份无奈与妥协又广泛存在于当代社会中。正是观众跟主人公有了情感和经历上的共振,才产生了心灵上的共鸣。

  当代大众文化,本来就是喜欢古今中外、多种元素拼接。跨类型、反类型已经成为创作常态,单一类型已经不多见了。只能说,我们正处在一个“镀金时代”,当代文化从外表看创意跌出、新奇不断,什么都可以做到极度精致,但其实一切都是虚假的。这是“伪时代”艺术品的典范。迎合了大众什么都不相信、什么都怀疑的集体心理。《甄嬛传》中的最后,荣华富贵都是空,逼得把真情变成假意,又把假意装作真情,人的世界只剩下勾心斗角。观众如此有共鸣和兴趣,或许是因为它确实象征了我们的某些生存状态。

  【扩展阅读】

  “要在十几亿华人中找到一个近30年来从没看过CCTV春晚的人,一定很难。”一位新西兰华文媒体负责人在看过今年的春晚后发出这样的议论。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央视春晚,早已成为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围绕这种中国人过年时的新“文化仪式”,各种争论这些年就没有降过温,认为它“宏大、艳丽”的有,说它俗套、没新意,成为“鸡肋”的有,同情它“众口难调”的也有。

  中国是个“晚会大国”,世界上找不出第二个如此多产晚会的国家。特别是春晚这样的大型晚会,既让韩国等媒体羡慕其巨额的经济效益,又让人不解为什么日子好过了、文化上并不匮乏的中国人偏偏对一台“大杂烩”晚会“又爱又恨”。或许正是在这些羡慕和不解中,春晚逐渐成了世界了解中国多元文化和复杂社会心态的一个新窗口。

  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部的渡边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将所有的艺术种类融于一个晚会,从时间效率和效果上可能并不是最划算的……晚会的风格模糊,编导的压力自然会非常大。”曾经访问过中国的日本研究生杉谷祥子认为:“民众的娱乐需求和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要求电视媒体提供更多样式、更多层次的节目选择,用一台晚会来承载这些所有的期待,未免有些过于沉重。”杉谷祥子认为,春晚已成为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是一个传统的标志,说草率地放弃它是不负责任的。日本曾有一项针对中国文化印象的民意调查显示,在日本民众眼中,春晚和吃饺子、贴春联等传统印象并列,成为中国新年民俗的重要标志。

  北京大学学者张颐武认为,春晚引起世界性关注是非常自然的事情。首先,在中国公众眼中,春晚仍然是最有影响力的一个文化品牌,对于节目的各种评价不能掩盖其作为最重要文化议程的“属性”。大家过去主要看的是表演,而现在春晚的功能已经发生了转变。春晚成了中国人过年期间走亲访友时都能参与的话题。大家通过肯定或批评春晚来获得一种文化上的快感,春晚俨然给了全民当“文艺评论家”的一个机会。其次,从全球华人议论春晚并引发老外的关注来看,也塑造了“大众文化”形象的中国。张颐武说,春晚成了中国软实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年复一年,孜孜不倦,在难忘今宵的歌声,噼里啪啦烟花爆竹声,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央视后台演职人员嬉笑声,和众网友一片臭骂声中欢快的收场……尽管笙歌已尽,但仍余音不止,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春晚凭借其全球的覆盖力和影响力,必定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网友们亦会乐此不疲的恶搞,辣评。根据观众和媒体的普遍意见,近几年的春节晚会与时俱进,呈现出了一种大众化,草根化的趋势。

  【就事说理】

  大众文化从实质上说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产生、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它一方面是与官方主流文化、学界精英文化相互区别和对应的,另一方面也是同传统自然农业经济社会里的各种民间文化通俗文化有着一些原则差异的,现代性、商业性、世俗性、时效性、娱乐性和普及性等可以说是它最重要的基本特征。 

  一、现代性。大众文化产生于现代工业化时期,是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因此它明显地不同于前工业社会中的民间文化和其他文化形式。

  二、商业性。大众文化又是一种典型的商业文化,现代科技手段是大众文化生产和消费的重要载体,因而能使大众文化在短期内迅速流传。大众文化和市场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亲缘关系,大众文化是在工业时代的市场化扩张中孕育并形成的,市场是它的试金石,消费者愈多,大众化则愈强。

  三、世俗性。大众文化面向世俗生活,本质上是一种市民文化。其基本原则也就是满足大众趣味,取悦大众是大众文化的重要追求。

  在具体表现形式上,大众文化是一种 “平凡叙事”的模式,突出了平常事、平常心的文化意义,在对日常现象的描述中表达对大众生活的关注,对大众情怀的关怀。如流行歌曲《常回家看看》《小芳》等。

  四、时效性。如果说世俗性是大众文化的空间表达特征的话,那么时效性则突出地表现着大众文化的时间特征。大众文化既要合乎时宜,又要能够产生轰动效应,尤其是当其以电影、电视等现代传媒为依托而存在和表现时,则更强化了大众文化的这种时效性特征。

  五、娱乐性。大众文化多以日常生活行为和感觉、感触为主要内容,因此特别追求诉诸感官的娱乐效果。大众文化变幻着各种形式供人娱乐,并充分满足和发掘人们的感受,引导人们注重消遣、游乐和嬉戏,所谓“跟着感觉走”、“玩的就是心跳”,通过这种感性刺激使人活得更轻松和随意。

  六、普及性。大众文化是一种普及性非常强的文化,它以其娱乐性、世俗性、时效性,迅速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文化形态,主要体现在大众文化的接受者与参与者远远超过其他文化形态,正如案例中的春晚一样,在短短二十年的时间里成为具有数千年历史的传统节日也就是春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老百姓除夕夜必不可少的文化“大餐”;2012年,春晚以其高收视率击败美国奥斯卡颁奖晚会和“超级碗”橄榄球比赛,被认定为“全球收看人数最多的晚会”,并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