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三节 底线教育都去哪里了——教育制度

作者: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2016-12-07       来源: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典型事例]

  2013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黄洋遭他人投毒后死亡。该案件发生于复旦大学枫林校区中,犯罪嫌疑人为被害人室友林森浩,投毒药品为从实验室拿出的剧毒化学品。2014年2月18日上午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宣判,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近年来,不论是至今未破案的清华女生朱令铊中毒案,还是已经执行死刑的马加爵杀人案,都引发了社会的极大关注。人们在寻求知晓犯罪学生作案动机的同时,也在思考其背后折射出的教育问题。

  嫌疑人林某在法庭上交待了其作案动机,只不过是想趁“愚人节”整黄某一下,未预料到后果。不过,林某也透露了他和室友黄某之间的性格不合问题,“他觉得我没有生活情调,我觉得他有点自以为是。”透过这一极端事例,真是暴露当今有的大学生的性格问题吗?其实,性格问题的背后是教育,教育缺失难辞其咎——家庭教育也好,学校教育也罢,日常是怎样教给孩子们如何认识自己和他人的呢?特别是当面临人际交往困惑乃至冲突的时候,又教给他们哪些正确的处理方法和技巧呢?

  诸多学校、老师一直以来致力于培养的往往是高精尖的人才,这可能没什么大错。但不该忽视的是对一个普通人的培养、一种底线教育——你可以不成为英雄、不成为榜样,但你应该成为一个遵纪守法、有基本道德观念的公民。成长过程中,很多孩子被灌输的是“不输于人”的竞争意识,缺乏的是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提醒和教诲。竞争无处不在,不管是校园还是社会,但竞争不能突破道德和法律的底线。而恰恰是在竞争的问题上,社会上的一些人一些事并没有起到正面的积极影响,同事之间、同业之间相互诋毁、突破底线甚至伤人性命的恶性竞争并不鲜见。

  复旦投毒案以及过去的极端案例,折射了教育制度的弊端。当今的教育制度并不注重学生的心理和德性培养,时下大学生的情商教育、心理健康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处理类似问题时,他们更多的只能靠自己,而没有太多来自外界的指引和心理干预。

  我们常说,“要想成功地做事,首先要成功地做人”。如今,做人和做事孰先孰后、孰轻孰重,似乎在一些地方出现了某种“逆转”。“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高智商低情商的人不时出现,这无疑不是我们希望培养出的人才。由此,我们想问“中国的底线都去哪里了?”在整个中国教育制度中并没有对教育的核心进行规定,有的仅仅是表面上的功夫。其弊端值得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扩展阅读】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其中一个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大学入学率有了极大提高。据统计,2011年高考计划录取人数为675万人,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为685万人,全国平均录取率超过75%,某些省份的录取率甚至达到90%,绝大多数学生不愁没大学上。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

  但是在教育制度的公平方面,我们也不得不关注,农村大学生的比例在逐年下降,越是重点大学、名牌大学比例越低,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例如近年来考入北大清华的农村大学生只占15%左右,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均低于30%。是什么让农村学生离大学、名校越来越远呢?

  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造成一些农村学生输在起跑线上。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农村和城市都存在很大差距,农村学生从一开始就处于不利地位,师资力量、学校设施、管理水平等都无法与城市学生相比较,而且各种资源正在不断向少数好的农村学校集中,不适当地撤校并点,造成农村学生上学困难,费用提高,难以支撑,导致辍学率上升。只有少数能够拼命考上重点中学的学生才有希望考入重点大学。 高校自主招生的比例越来越高,对农村考生很不利。自主招生出题比较灵活,知识面较广,农村学生信息比较闭塞,知识面相对较窄,通过率较低。参加自主招生的各种花费也使一部分农村学生望而却步。高校招收的特长生、艺术生、加分考生中来自农村的比例也很低。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各种人才进一步向城市集中,加剧了农村的边缘化,农村人口整体素质与城市差距不断拉大,农村留守儿童很难受到良好的家庭和学校教育,在高考中很难与城市学生竞争,这导致恶性循环,形成马太效应。 越来越多的农村子弟无法接受高等教育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这造成人才资源的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严重影响社会公平正义,影响和谐社会建设和科学发展,必须引起社会各方面特别是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并逐步加以解决。让更多的农村子弟接受更好的教育才能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才能使中国的发展更有后劲。 最近有些重点大学正在采取一些措施,照顾边远落后农村地区考生,提高录取比例,并从经济上加以资助,这是很好的现象,应当加以鼓励和推广。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一些做法。在美国有专门的法律,被称为反向歧视法。根据该法律,对黑人等弱势群体在招生、申请奖学金、就业等方面加以照顾,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我们也可以参考这个做法,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农村考生,甚至规定农村学生的最低比例。 允许农民工子弟在打工城市异地参加高考,有助于解决长期存在的为社会所广泛诟病的高校录取分数地区差距过大的不合理问题,实现教育资源公平分配,让更多的农村孩子迈入大学校门,真正实现宪法规定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尽快做到在享受高等教育资源上人人平等。

  【就事说理】

  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有机组成的总体及其正常运行所需的种种规范、规则或规定的总和。教育制度是一个社会赖以传授知识和文化遗产以及影响个人社会活动和智力增长的正式机构和组织的总格局。是社会制度的一种,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家庭制度并存。

  关于教育的目的,一直存在着争论。我国学者一致认为教育的目的应该将社会的需要和人自身的发展统一起来,具体来说,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不断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大力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完整的教育系统,为社会培养出很多有用之才,大力支持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但是,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特别是教育与公平的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教育应该给予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一个平等的起点,是促进社会公平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由于我国教育制度的先天缺陷,我国教育不公的现象依然存在。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地区差别。由于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政府对于教育的投入存在着差异,使得东西部教育差距加大;(二)城乡差别。农村教育问题仍然突出;(三)阶层差别。弱势群体和贫困学生的教育问题应该获得更大的关注。(加句号)教育应当给予每一个受教育者以同等成功的机会,而不是为了成就少数优秀学生而牺牲了大多数,否则对那些被牺牲的学生及其家庭、对整个社会来说会带来严重的损失,会潜在的埋伏着很多社会问题。总之,教育公平绝不是一个局部和单一的问题,而是一个关系教育体制和社会公平的制度性问题。因此,解决教育不公的问题,单靠解决具体问题来实现仍然是不够的,而应该从体制和政策上寻求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