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四节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城市化

作者: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2016-12-07       来源: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典型事例]

  2014年3月16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正式公布。全文3万多字,共计30多章。中共中央、国务院通知指出,《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制定实施《规划》,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通知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着重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等问题,推进城镇化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这部《规划》最大的亮点是强调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说,《规划》提出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改善基本医疗卫生条件、拓宽住房保障渠道等一系列举措,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并要求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

  “文件围绕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着墨很多,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有利于解决城乡二元分割、"土地城镇化"等一系列问题。”他说。

  根据《规划》,我国将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按照尊重意愿、自主选择,因地制宜、分步推进,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的原则,以农业转移人口为重点,兼顾高校和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城镇间异地就业人员和城区城郊农业人口,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规划》还明确“各类城镇要健全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制度,根据综合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以就业年限、居住年限、城镇社会保险放心保)参保年限等为基准条件,因地制宜制定具体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标准,并向全社会公布,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的预期和选择。”

  城镇化将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

  【扩展阅读】

  2014年3月25日在北京发布的《京津冀蓝皮书》显示,京津冀城市群超大城市资源高度集聚,呈明显的“极化”效应,区域内部城镇化发展极不平衡,中小城市吸纳力不足,人口加速向中心城市聚集,这种不合理的城镇体系结构导致区域发展缺乏支撑力。

  蓝皮书指出,京津冀城市群35个城市人口规模相差悬殊,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共8个,50万-100万的中等城市3个,50万以下的小城市达24个,城市数量呈“哑铃”型。从人口结构看,天津和北京两个超大城市容纳了京津冀地区人口的60.82%,远大于其他中小城市总和,超大城市人口过于集中,其他城市人口规模偏小,人口分布呈“倒金字塔”型。

  分析称,不仅人口规模分布差异过大,而且经济实力与经济结构也相差悬殊,2012年,京津两市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京津冀地区的41.7%,GDP占53.7%,财政收入占70.9%;同期,河北省主要依靠投资驱动,产出效率较低,财政收入不足,难以对众多中小城市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和财政支持,导致中小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城市对产业、人口以及高端要素的吸纳力不足。

  从京津两市周边新城的发展来看,也存在着城市功能不健全,各功能之间在发展时序上不协调等问题,如有的产业发展先行,但公共服务发展滞后;有的居住功能发达,但缺乏产业支撑;有的城市定位不明确,缺少综合功能做支撑。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城及中小城镇在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等方面作用的发挥。

  蓝皮书主编、首都经贸大学教授祝尔娟指出,京津冀城市群目前处于城市群发展的组接阶段,中心城市集聚力强而承载力弱,中小城市吸纳能力弱而承载能力尚有潜力,未来应重点促进城市间交融与融合。促进京津冀城市群空间优化与质量提升,应以谱写京津“双城记”为突破口,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就事说理】

  城市化是指一种双向的过程。一方面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过程,即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另一方面是指农村中的城市特质不断增加。农民工获得城市户籍以及大都市圈的发展模式是城市化的重要方式。

  城市化的的动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第一,工业化。工业化是指由农业占主导的经济,向商品制造业在总产量中的比重日益增长的经济转变的过程。

  第二,城乡差异的存在。城市优于农村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吸引着农村居民,当农村居民具有进入城市的能力时,城市的扩展就是必然的了。2009年,一份长达34000字、涉及十八个省市主要劳务输出输入地,并且由十六名农民工直接参与撰写的调查报告《生活在继续》显示,40.4%的农民工因为城里机会多、发展快,愿意留下;22%的农民工为了给下一代创造更好的成长条件选择留在城市。只有24.4%的农民工表示不愿意留在城市发展。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农民工选择留在城市说明城市化的一个主要途径是农民市民化,而农民工成为完全意义上的市民,即“市民化”,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以非农产业生产为职业和有稳定的就业收入。国务院研究室发布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显示,农民工在我国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8%,在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占52%,已成为支撑我国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可见,农民工在城市里主要从事的是以第二、三产业为主的非农业产业,具备了成为新市民的物质基础。二是取得了城镇户籍,长期居住在城镇。在党中央和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全国各地的城市都在采取积极措施、出台各种政策,为更多的农民工取得城市户口进行有益的探索。三是文化素质提升,逐渐与城市文化相融合。作为城市新居民,不仅要在城市有工作、有住所、有户口,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城市人应有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

  第三,城市的拉动作用。城市作为经济、政治、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中心,在国家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代国家的进步程度与其城市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同时,城市的发展对农村起着积极的拉动和辐射作用。都市圈化将在一定程度上消弭城乡之间、沿海与内地之间的体制鸿沟和贫富鸿沟。都市圈在本质上要求打破行政区的束缚,在一个巨大的城乡交融的区域内实现经济社会的整合。因此,困扰我国多年的城乡差别和“三农”问题,将在一体化的都市圈内得到一定程度的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