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何华参加人文学院廉政研究中心学术研讨会

作者: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2016-11-01       来源: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2016年10月26日上午,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何华、校纪委副书记范立、校纪委办公室副主任蒲沿洲,到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参加了学院廉政研究中心举办的廉政建设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学术研讨会。人文学院院长苑英科,人文学院党委书记蔡利民,人文学院副院长王伟,廉政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王学棉、赵旭光、李红枫、王仕平参加了研讨。

    在研讨会上,苑英科院长首先介绍了廉政研究中心的基本情况,从党和国家的理论需要以及学科发展、研究生培养两个实践需要的角度介绍了成立廉政研究中心的出发点。接下来,苑英科就如何建立协同创新研究机制、教育与预防相结合的制度理念和理论创新,以及如何发掘、发挥传统文化中的廉政思想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自己的研究心得。蔡利民书记介绍了到会的中心研究人员基本情况以及他们各自的研究特长。王伟副院长结合自己对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廉政理论的研究心得,从“礼”的角度分析了国学思想中的制度建设、国学思想中的分权制衡思想以及与西方相关权力制衡理论的比较等。赵旭光介绍了廉政研究中心承担的科研项目和主要成果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就部分研究课题做了详细的报告。廉政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共承担国务院国资委、北京市教委等纵向课题5项,经费36万余元,部分研究成果报送国务院国资委纪委、监察局等部门作为决策参考;中心共出版专著5部,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王学棉老师就纪检信息获取渠道的便捷性以及反馈机制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在听取了中心研究人员的发言后,何华、范立、蒲沿洲与大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蒲沿洲针对廉政研究中心的理论研究情况,介绍了纪检实践部门在制度建设和传统文化两个方面的工作,结合《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阐述了如何用好制度以及自己对纪检工作的思考。范立介绍了当前纪检工作的突出问题,尤其就“法纪衔接”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纪委执纪、监督、问责,转作风、转方式、转职能等工作,以及运用好党委的法规、法纪,党规、党纪如何落地等具体问题谈了自己的思考。

 

    何华指出,此次廉政建设学术研讨会,恰逢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召开,全面从严治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研讨主题和时机都非常好。他谈到腐败问题在现实中错综复杂的情况,谈到腐败分子的人格分裂、两面性以及制度与人性等相关问题。何华结合学校纪检工作的实际,从“三转”、回归主业、形式监督到监督的再监督、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学院纪检体制、高校的腐败特点、如何将监督执纪的抓手向师生中延伸,尤其是获取监督执纪信息的途径等方面全方位阐述了自己的研究和思考。何华指出,目前纪检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转型期,干一个工作就要研究一个工作,不能为工作而工作。校纪委可以与人文学院廉政研究中心合作起来,探讨一些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希望人文学院廉政研究中心多关注学校自身的廉政建设实践,及时总结并上升到理论高度,在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同时加强服务学校的学术支撑能力。

    研讨会在热烈的讨论氛围中落下帷幕。